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 > 详情

李天天化身哆啦A梦 呼吁行业共同打怪兽

更新时间:2016-01-11    浏览次数:
在1月9日的“OMAHA第一届会员大会”上,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做了“诊所数据服务”的演讲。发言中,他化身哆啦A梦,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又一个医用级可穿戴设备,令人眼花缭乱。

“医用级的可穿戴设备能让医生更容易地获取数据”,李天天认为,当数据能够由患者自主收集时,医疗行业的真正爆发点就会到来。他呼吁“数据解放”,在应用层面,数据应该在个性化服务的设计上体现价值。

(以下内容根据李天天的演讲发言整理而成,有删节,小标题为编辑所加)

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,医疗服务领域出现了哪些突破?作为一个曾经经历过这一变化的人,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经验和体会。

患者问头晕怎么办,我头也晕

我曾经也是一名医生,我们医生看病是基于数据的,没有数据,我们不敢看病。一讲到医疗数据,大家马上想到的可能是检查数据、影像数据,但作为医生,收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。

我是神经科医生,从患者进门的那一刻起,我就在收集他的数据了:他是自己走进来的?还是被人抬进来的?他的语速、表情、动作、姿态都是我收集数据的来源。

当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更好的设备时,我们是非常兴奋的,因为这可以让医生很容易地获取数据。

在互联网上有人会问:医生,我头晕怎么办?看到这个问题我也头晕,因为我们需要做很多检查,需要问很多问题,才能做诊断。但患者不是这样想的,他希望你马上给他回答,一两分钟就要告诉他是怎么回事——这没办法回答。当我正在纠结的时候,我发现我被抢单了。别的医生说,头晕是肾虚,吃六味地黄丸,然后还附上了一个超链接,点一下就可以买六味地黄丸了。

也就是说,这个行业里有精英,但也有一些学术知识不够达标的医生。

实现患者自采数据将是医疗行业的爆发点

是不是有了设备,我们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呢?这取决于是什么样的设备,我们希望看到真正有医学意义的,能够帮助医生去做诊断、做决策的数据。

这个是在手机上做的心电图,芯片附在手机后面,两块电极板,双手大拇指放在上面,只需要1分钟,心电图就在手机屏幕上显示出来了。拿到这个产品之后,好多同事都做测试,结果真的测出一个同事出事了,赶紧回去吃药,这是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活生生的例子。

便携式的血糖仪,插到手机上直接就可以把血糖的读数读出来,不光可以读出来,还可以看到历史的变化。拿自己一个月的血糖变化给医生看,医生会很开心,绝对要比你给他看每天走一万步的数据的帮助要大。

除了测血糖,还有测血压的设备。拿出来放在头上,也是1分钟,血糖、血压、心率、血氧数据都出来了,还可以连续测。这些都是我们身体的指标,都可以自己在家测。

不光能测,还能看,甚至还可以看到一些隐秘、不容易看到的地方。还是一部普通的手机,我给它加上一个小小的头,插到耳朵里就可以自拍了,拍完之后就可以看到我的鼓膜。

不光能看,还能听。这是一个听诊器,我还是把它插在手机上,挂在脖子上,就可以听呼吸音。方便哪里?儿科医生知道,小孩感冒发烧就一定要跑去医院,担心是肺炎,是哮喘发作。有了这个听诊器,在家里就可以把这些声音数据采集下来,发给医生。

我们看到,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数据越来越容易采集,可获得性的成本越来越低,而且是逐渐从医院向家庭扩展。

当我们把这些采集的设备交给患者,他们可以采集自己的数据时,医疗行业真正的爆发点就到来了。为什么?有了数据,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做服务了。

现在,医生还要靠传统的检验检查设备来收集数据,也许只需要一、两年的时间,他们就要通过可穿戴设备去收集数据了,而且这些产品完全可以让患者自己在家里做。很小,很便携,我两个兜基本就将东西带齐了。

呼吁“数据解放”

这里跟大家分享三个观点。

第一,  数据要有意义,有医学意义,要能帮助医生做决策。大数据不是数据大,大要有大的好处,有价值、有意义。

第二,数据要有厚度,可连续、持续地采集。去国外开会时经常听到一个词叫“持续的健康收集”,我给医生看我某一时点的血糖数据,不如给他看我过去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变化,这种数据就是有厚度的数据。

第三,  数据要有连接。因为数据的来源太广,有来自可穿戴设备来的数据,还有很多从其他地方收集的数据,需要去进行连接,而连接的根本与基础就是数据的开放。

今天好几位嘉宾都谈到了数据开放,这里我用一个更感性的词——“数据解放”。“开放”是一个动作,“解放”是一种心态。我们的数据被压抑、被固化、被封闭得太久了,需要有人去打破这种障碍,打破这个牢笼,将数据真正解放出来。

今天早上会议开始前,会场响彻着一首乐曲,它是电影《独立日》的主题曲,讲的是美国总统带着一票人干掉了外星人。这应该是工作人员精心挑选过的,跟今天的主题太搭配了。

我们要反击谁?外星人吗?实际上,医疗行业中的“外星人”太多了,我们希望有人带着我们一起去反击。

OMAHA这个名字也很有来意,是法国北部的一个海滩,看过《拯救大兵瑞恩》这部电影的人应该有印象。

OMAHA组织生来就肩负着战斗、解放的重任,希望我们可以一起奋斗。

从mHealth到cHealth

光有数据是不够的,数据要变成行动,变成服务。

在美国,mHealth(移动健康)在2015年改名为cHealth(连接健康),从之前关注的通过APP、硬件采集数据,到如今的都在讲服务,采集来的数据要变成真正的医疗服务。

现在,在美国开会时听到更多的内容是这样的:我们开发了一个APP或硬件,最多两分钟就可以跟波士顿儿童医院对接,帮助其进行儿童哮喘的监测和预防。哮喘易发季节,我们会给家长发短信,提醒他们每年做四次常规检查——这些都是服务。

从机构里收集数据,然后实现数据的集成,互操作,最后变成服务,由专业人士提供给患者。患者接收这些服务后再提供数据,帮助提供服务方来理解其服务是否真正帮助了患者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。

这其中涉及到医院、药房、健身房、检查检验、护理、保险等相关方,都是与健康领域相关的,它强调的是数据的连接,没有必要把所有服务都放在手机上来做,只要有数据对接的能力即可,而数据对接的基础还是开放。

丁香医生诊所的数据开放实践

为了更好地实践数据的开放,更好地实践以数据为驱动的服务,我们开始做线下诊所,我想给大家看一看我们背后做的一些实际的工作,特别是在数据的开放层面。

在丁香医生诊所,我们充分运用第三方的硬件来采集数据。国外有一个概念叫“永不出院”,我们的院长一听到就很高兴,其实是理解错了。它并不是真的不出院,而是你离开我的诊所后,依然是我的客户,依然在享受我的服务,我依然有能力继续采集你的数据。

在丁香医生诊所,很多业务都是与第三方进行合作的。比如检验,自建检验科要买设备、请人,成本太高,我们想做得“轻”一点,就把检验业务外包给了迪安诊断,标准采样完成后直接发给他们,把检验的后台都进行了开放。药房外包给了上海医药,只要有药方,他们的团队马上就可以做药品的供应与配送,我们做到了药品零库存。B超和心电给金域检验,如果按照传统的做法还要出胶片、打印纸,效率太低……

我们希望打造一个高效、质量和成本可控,同时与第三方紧密合作去打通数据业务的新服务模式。

现在丁香诊所在跟树兰医院进行数据的对接,一定会涉及到转诊,患者出院后再回到诊所。我们的数据能否直接整合到树兰医院?能否做到只用一张卡、一个二维码就可以把出院后患者的数据从树兰医院抓取过来?这是可行的,服务的细节不是大问题,可以设计,但真正需要改变的是人的思维。

在OMAHA组织里,文化推广组排在第一位,由赵红老师担任主席,不是没有原因的。这个行业需要有人去启蒙、去宣教、去鼓吹、去“忽悠”,我们希望将这种理念更多地向行业去传播。

以患者的数据为中心,以数据的开放为基础,将行业内不同的医院、诊所、药企、硬件厂家、保险公司串联起来。希望OMAHA也能够做这个行业的连接器。

用数据指导个性化医疗服务

挑战还是存在的:数据不开放、数据标准不统一、数据不安全,针对这些问题OMAHA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工作组。

我建议还应该在底层的业务组的基础上有一个思考,我把它定义为“服务”,用数据指导医疗服务。

就像转化医学一样,我们做的是分子、细胞,但这些最终要变成临床上的应用,变成一个真实的服务,这是OMAHA将来要做的一个事情。像金字塔一样,底层的工作做好了,就要考虑上层的服务,怎样用数据来指导真正的服务。

跟其他行业不一样,医疗服务非常特殊,从数据到服务的转化效率偏低。比如,我们在当当网上买书、在淘宝购物,其中常用的一个场景是“关联规则”。最简单的是“啤酒+尿布”:买东西的时候,要将啤酒和尿布放在一起;买书的时候,当当网会推荐“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了那本书”。

但在医疗行业,这种推荐功能就不太适用。“吃了这个药的患者也吃那个药”,“90%的头疼是普通感冒”,这些跟“我”有什么关系?医疗行业服务的个性化比较强,这就进一步放大了个性化的重要性。

数据越用越多,且越用越有价值,在个性化服务的设计上怎么样能更好地应用数据,将价值在应用层面体现出来,希望大家一起探索解决。